- · 2020年度信息资源管理前沿讲座之四:怎样给学术期刊投稿?[11/27]
- · 南开大学商学院高层管理论坛暨EXED开学典礼[11/17]
- · 2020行业生态发展(天津)论坛[10/30]
- · 喜报!我院周楠副教授在国际顶级期刊《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》和《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》发表研究成果[10/27]
- · 2020年度信息资源管理前沿讲座之三: Perspectives on Sustained Behavioral Change in Healthcare[10/27]
- · 新时代的业态新变革与展望 第二届南开营销系校友论坛[10/20]
- · 2020年度信息资源管理前沿讲座之二 :数据驱动视角下科研团队的识别与规律研究: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[10/19]
- · 信息资源管理前沿讲座:地平线扫描[10/09]
《韩非子·解老》“德”论锥指
作者:刘亮
关键词: 《韩非子·解老》 “德”论 “身全之谓德” “意无所制”
摘要:前贤针对《韩非子·解老》篇的“德”的释义多有分歧,其义若回到篇文“身全之谓德”的表述上,释为身心的健全,在全篇皆可说得通。其篇论“德”之处,有内在的矛盾:篇文先提出“德”的维持需避免动用身心官能,保持“意无所制”的超脱状态,后又言“仁”是“德”的表征,故有德之人会以仁慈的态度对待外界。此种态度使人试图护佑他人他物,为后者致福除祸;而试图达到这一目的,其人又须体认与所慈爱的对象相关的“道理”;然不论所慈爱的对象,抑或所须体认的“道理”,皆会形成思虑或行动上的羁绊,使有德之人无法维持“意无所制”的状态。《解老》“德”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较为新颖的考察角度。针对此问题的探究,将引领我们发现《解老》乃至今本《韩非子》某些尚未被关注的问题,如《解老》虚静无为、休养蕃息、以慈爱对待民众的政治思想,与《韩非子》其他篇目将民众作为统治者达成目的的工具有深层次的抵牾。
上一篇:学术史视域下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的得与失
下一篇:明清城隍神的等级性及其表达